在克什克腾世界公园青山园区的青山顶面上,发育有一种奇特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被当地老乡形像地称为“九缸十八锅”,因为分布在山顶上的这些花岗岩地貌景观形状如缸、如碗、如匙、如鼓、如盘、如杯、如桶。这些“九缸十八锅”的口宽一般长径为1.0―3.5米,深0.3―1.0米,向低的部位多有出水口,但无进水口;最大的长10.3米,宽6.5米,深达3.5米,它们的内壁大部分陡而光滑,常见有水平状纹,底部微凹,下凹方向不定。这类花岗岩地貌主要分布在山顶南面平缓起伏的坚硬花岗岩面上,在约1000平方米范围内,有200多个,但在北面的花岗岩顶面上却很少见到。
关于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青山的这类花岗地貌的形成过程,自其发现以来就一直有不同认识。
最近中国地质大学的孙洪艳博士和田明中教授等在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地质论评》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根据这种地貌的形态特征将其命名为“岩臼”。根据岩臼的发育程度将它们分为5类:萌芽型、初具外形型、发育中期型、成熟型和衰亡型;并结合岩臼的岩石特征、构造条件、气候、地理位置等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的花岗岩臼的形成经历了从萌芽→初具外形→发育中期→成熟→衰亡5个阶段,且北方高寒地区的花岗岩臼发育都受上述综合因素影响:花岗岩自身是种易风化的岩石,在有水的条件下,特殊气候环境的差异风化作用促使花岗岩臼的萌芽,萌芽态的花岗岩臼在水、冻融作用、风蚀作用参与的差异风化下进一步发展,从初具外形到中期基本成型的岩臼,风蚀作用、冻融作用等物理风化是促使其发展到完全成熟型的主要营力。
关于这类花岗地貌形成过程的认识主要有: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韩同林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钱方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吕洪波教授及赤峰学院任晓辉教授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在第四纪曾被大陆冰川甚至大冰盖覆盖,由于大陆冰川或大冰盖中的压融水沿着冰裂缝或冰裂隙向下喷射、急流,冲击、旋动和研磨下伏基岩,如钻一样在花岗岩表面钻成了这种臼穴,故称为“冰臼”。
以北京大学崔之久教授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克什克腾自260万年前至今没有发育冰川,但由于距今1.8-1万年以来,这里存在过风力强盛的“赤峰风道”,冰缘环境下的强风力的磨蚀和吹蚀逐渐在花岗岩表面形成这种不对称的臼穴,称为“壶穴”。
2005年8月,第六届世界华人地质学讨论会的与会人员,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等海外的一百余位华人地质学家考察了克什克腾旗的青山岩臼群,并于现场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之后,中国地质学会的章雨旭研究员发表了一篇短文,依据臼生裸脊、臼中存水、臼形近圆等特征,考虑了岩石的剥蚀速度等因素,认为这里的岩臼是花岗岩差异风化的结果。
而一向反对“冰成说”的华南师范大学周尚哲教授2006年指出岩臼是一种多成因的地貌现象,是流水在局部形成的环流驱动沙砾长期磨蚀的结果。
孙洪艳博士等的成果对这种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新的认识。希望大众全面了解科学家们对这类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的不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