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 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主题,由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龙岩市自然资源局、龙岩市地质公园保护发展中心承办的2024年科技活动周福建省自然资源主场活动5月30日在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成功举办。
省、市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普基地负责人以及自然资源领域相关学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启动会上,龙岩市自然资源局二级调研员邱桥荣致欢迎辞,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唐更致辞,启动会由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处处长陈飞主持。
陈飞主持
邱桥荣在欢迎致辞中向大家介绍了龙岩以及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概况,指出将以此次科技活动周为契机,紧紧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主题,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推动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全力助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并向参加本次活动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欢迎和感谢。
邱桥荣致欢迎辞
唐更在致辞中指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方面,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层次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要用好各类自然资源科普基地、规划展示馆、地质博物馆等阵地,充分展示我省自然资源科技成果,搭建自然资源科技合作交流及科普宣传平台,激发科技创新兴趣, 营造崇尚科学和鼓励创新的风尚 。
唐更致辞
随后,现场举行了龙岩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授牌仪式。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唐更代表主管部门向龙岩世界地质公园颁授 “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牌匾,龙岩地质公园管委会副主任、龙岩市林业局副局长张金良作为龙岩世界地质公园代表接受牌匾。张金良表示,将充分利用 “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这一国家级品牌的影响力,发挥基地科学普及的阵地和堡垒作用,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授牌仪式照片
龙岩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基地简介
龙岩地质公园于2023年12月26日入选自然资源科普基地,2024年3月2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正式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有龙岩地质公园博物馆、不负青山主题馆、中国虎馆等3座科普馆。这里,拥有巨厚红层沉积演变而来的丹霞地貌,沉睡了亿万年的花岗岩,超大型紫金山铜金矿床传述着“铜娃娃带了个金帽子”的地球故事。千百年来客家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沉淀了独特的客家文化遗产。
之后的学术报告会上,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岩石矿物标本馆负责人邓克,龙岩市地质公园保护发展中心工程师卢兆宏,紫金矿业集团、自然资源部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赖晓丹分别以《上杭恐龙化石资源类型及研究意义》《讲好地学科普故事,充实创新发展之翼》《科技驱动勘查,发现创造价值》为题向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科技创新案例。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前往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梅花山园区、不负青山主题馆以及紫金地质矿产博物馆开展科普基地现场交流活动。
中国虎馆
不负青山主题馆
紫金地质矿产博物馆
参与活动人员及科技工作者合影
科普基地现场交流简介
(一) 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梅花山)
1.梅花山· 中国虎馆
中国虎馆位于梅花山虎园游客中心,是以展示梅花山生物多样性为基础,华南虎为主,集科普、自然教育、研学旅游为一体的专题展馆。面积近4000平方米,由一楼、夹层、二楼共三层组成,分别按“虎啸、虎境、虎福”三个部分,讲述华南虎的生命特征、生态环境、及与人类的关系。
1998年,梅花山率先在全国启动华南虎拯救工程,2000年8月30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视察梅花山华南虎园,提出“拯救华南虎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理想,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业。”现在梅花山华南虎基地己建成全国最大的华南虎繁育野化训练基地,成功繁育华南虎71只。《虎啸厅》,从虎的起源、分布、标本、濒危与保护情况,展示华南虎的前世今生,了解华南虎的演化过程、身体特征、生存处境等。
《虎境厅》,走进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多媒体、标本等形式,生动展示梅花山生物多样性情况,展示“华南虎的故乡”,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多元化。
《虎福厅》,利用多元的“虎”文化,展示不同时期与虎相关的物品、文创、信息,阐述人类与华南虎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展望生态龙岩新篇章!
2.梅花山· 红豆杉生态园
红豆杉生态园位于上杭县古田镇崇头村,地处梅花山南麓,海拔900-1200 m,面积300余亩。在这片原始森林理耸立着1000余株南方红豆杉,上千年的有30余株,最高的树高达50余米,最大的要五人合抱。有近1700年的红豆杉王,有两株并体而生的姐妹红豆杉(连理树),株株胸径都在一米左右,树龄在六年到千余年。红豆杉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生长了250多万年,享有植物王国里的“天然活化石”之誉。除了南方红豆杉外,林中还零星分布着福建柏、浙江楠,猴欢喜、乐东拟单性兰等重要的保护性植物,具有重大科研价值。
|
|
|
|
3. 梅花山·中国虎园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厦门虎,是我国特有的虎种。虎是勇猛、威武、祥瑞的象征,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华南虎是哺乳动物中最凶猛剽悍的大型食肉动物,是猫科中大型猛兽,体重可达180-250公斤,体长为1.6-2.9米、尾长近1米,在野外生活的华南虎,其寿命约10-15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虎可达到15-16年;华南虎最长的寿命记录为23年。华南虎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等十几个省市,20世纪50年代尚有4000余只活跃在中华大地上,然而在短短的半个世纪,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和人为过度捕猎,目前,我国华南虎不足120只,这意味着比大熊猫更稀少、更珍贵,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国际自然保护与自然资源联盟把其列为世界十种濒危物种之首,是最需优先保护的虎种。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世界自然基金会猫科动物专家科勒博士一行在梅花山考察时认为“梅花山华南虎不仅保存下来,而且还在繁衍”、“是现存华南虎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至少有3个家族5只以上的华南虎存在,“是华南虎最理想的栖息地”。1998年,在龙岩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梅花山启动了华南虎拯救工程,让濒临灭绝的华南虎自此有了繁衍子孙的家园。在这里,可寻访国宝华南虎的踪迹,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还可观赏华南虎野化训练,重现虎啸山河气势!
(二)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不负青山主题馆)
不负青山主题馆,寓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建于2023年7月,建筑分为两层楼,总面积1673 m2,从科技、科普、文化三个维度溯源龙岩林业发展历史,以“一粒种子”、“一棵树木”、“一片森林”为脉络展示龙岩林业科技建设成果,彰显龙岩林业人艰苦奋斗、默默奉献、敢为人先、久久为功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气魄。
馆内建有我国首个系统地将“苏区红色文化”与“林业文化”有机结合的专题展览馆—共和国林业摇篮。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之一,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的美誉。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闽西苏区最早开展了山林没收与分配的革命实践,制定了中央苏区最早的林业管理法规,颁布了中央苏区最全面、最完整的地方林业法规,成立了最早的林业管理机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植树造林、山林保护工作,为闽西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以及中央苏区林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共和国林业事业名符其实的重要发祥地。
|
|
|
|
(三)紫金地质矿产博物馆
紫金地质矿产博物馆是紫金矿业独资兴建的企业博物馆,是紫金矿业回馈社会的公益性免费开放的科普窗口;是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资源安全教育基地(上杭)、龙岩市党员干部教育现场点、龙岩市中小学生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资源安全科普宣教馆等。博物馆位于福建省上杭县三环路,为独立建筑。馆内配套设施齐全,布展面积2866 ㎡,包括序厅、“揭开地球的面纱”、“地球的物质世界”、“丰富的地下宝藏”、“矿业开发与国际化发展的紫金”和“紫金山金铜矿与地质公园大家庭”5个主题展厅,主题展厅内陈列和展示有20个地质矿产模型景观和600多件岩矿、化石标本,采用实物、展板、互动多媒体等方式,展示地球的形成、生物的演化、矿产资源及环境保护等地球科学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