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特殊的地形、气候、土质条件非常适合竹类植物生长,造就了丰富的竹类资源,拥有竹类植物30余种,以方竹(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楠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硬头黄竹( Bambusa rigida )、巨黄竹( B.changningensis ‘ Juhuang ’)为代表。竹林环绕,满目青翠,公园内的仙峰苗族乡是竹资源大乡,极富地区特色的方竹林面积有8.9万余亩;僰王山镇的竹林面积有12万亩,获评省级竹林康养基地、中国绿色名镇。竹林生长速度快,固碳能力强,水源涵养能力高,是天然碳库和天然水库。青翠竹林之中,有僰王山的千层岩石和叠叠飞瀑,掩映着太安的奥陶系龟裂纹灰岩石林,优秀的生态和喀斯特地貌景观相映,成为公园生态文旅和康养发展的基底。
(太安石林——竹石林)
公园的“竹”生态不仅在景区之中,也融入到公园居民的餐桌之上。兴文是“中国四季鲜笋之乡”,竹笋深受地方居民和游客欢迎,“兴文方竹笋”“兴文罗汉笋”分别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竹下种植的特色菌类皇簇菇、鸡柳菇等以及中药材黄精、灵芝,散养的乌鸡也是兴文林下经营的特色,将竹林真正变成了公园天然的“森林粮库”。
(采笋节研学活动)
“ 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竹相关产业也蓬勃发展。兴文贯彻落实“以竹代塑 ” 倡议,突出竹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发展竹精深加工业,产品从原来的竹筷、竹笋干等初级产品,逐步转变为竹纸浆模塑、竹原纤维、竹活性炭、竹日用品等精深加工制品;出台《关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大力推进“以竹代塑”的决定》,推动“禁塑、限塑”法治化,让竹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建立起全国首家“创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打造“兴文竹品”区域公共品牌,举办创新竹日用品峰会,增强品牌影响力。与2018年相比,兴文竹企业从70家增长到目前的128家,竹农人均竹产业收入增加2300元,竹林正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钱库”。
(兴文竹日用品)
竹是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一道靓丽风景线,竹产业已成为兴文绿色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欢迎来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观赏层峦叠嶂的森森竹海和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奇观,感受原生态竹美食,体验琳琅满目的竹制品,共享低碳绿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