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出版物

旅游洞穴,明天是否依然璀璨?

发布时间:2007-10-18 阅读次数:

来源:地质勘查导报 记者:张雪超

  我国有很多世界之最。鲜为人知的是,我国是世界上名列首位的旅游洞穴大国。
  对这份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我们利用得如何呢?
  在湖南郴州召开的全国第十三届洞穴学术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洞穴专家、名洞洞主把目光聚焦在早期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发展上。


图1 朱学稳会长与蔡炳贵博士后探讨问题


图2 全国第十三届洞穴学术会议

  目前我国已开放的游览洞穴超过400个,每年的游览人次在4000万以上,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然而,随着不合理的开发,一些洞穴环境正在悄悄恶化,明天,它们还会以其玲珑剔透、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类沉积景观和宁静深远的洞穴环境,成为人们寻幽探胜的好去处吗?


图3 黄龙洞

“洞”老珠黄VS风采依旧

  1984年开发的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有着显赫的声名,被称为“国宝”、“地下明珠”。但是,据湖南张家界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金初介绍,这颗璀璨的地下明珠正慢慢黯然:开发初期,黄龙洞龙宫大厅的1700余根石笋95%都有连线滴水和间歇滴水,80%的石笋都是光泽亮丽、晶莹剔透,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年期;如今,部分石笋滴水断流,整个洞穴景观快速风化变黑,金戈银枪变成了“黑枪”,银花池变成了“铁”花池,金花池变成了污水池,雪松的“雪”也溶化不见了,丰富多彩的龙宫大厅变成了一幅黑白画面,全部都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整个洞穴变暖、变干燥、变得没有生机。
  相反,1985年开发的贵州织金洞却一直保持着美丽和魅力,20多年来,洞内景观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几乎同时开发的两个洞穴,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毛金初分析了造成黄龙洞“明珠失色”的一些原因:
  没有妥善处理人工出口隧洞开凿,使洞外热空气与洞内冷气流快速交换,洞外空气含有大量微生物和灰尘,涌入洞内污染、风化钟乳石景观,同时改变洞内气流,导致石笋滴水移位。
  为增强洞里照明效果,将洞里日光灯全部更换成几百瓦上千瓦的高强度高温灯,并将灯光直接照射石笋和穹顶裂隙滴水,导致水分蒸发,石笋脱水而死亡。更糟糕的是,工作人员在洞里烤火、煮饭、炒菜,使洞里温度大幅度升高,湿度大幅度下降,加速了洞穴钟乳石的风化。
  还有,黄龙洞游道改造时,施工队为了抢时间,在洞内搅拌水泥混凝土,用切割机裁石料,导致水泥灰、岩灰满洞弥漫,直接污染洞内景观……
  毛金初认为,黄龙洞生态系统环境依然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令他更为痛心的是,有些人对此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溶洞要开发就必定有损失,黄龙洞石笋变黑是旅游开放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
  会上,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处长周百智介绍了织金洞为寻求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努力。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合适的出口,当疲倦的游客返回入口准备出洞时,还得上行288级台阶。游过织金洞的客人都说:“洞内景观为稀世珍宝,但走回头路乏味,让人疲倦。”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0年来,织金洞的管理者一直在寻找答案。其间也有过两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其一是在未开发的“十万大山”开凿斜井隧道,用缆车将游客输出洞外,其二是在进口方向的第二个厅堂“塔林宫”凿竖井用垂直电梯将游客提升到洞外。但不久,这两个方案都被果断地放弃了。原因是,专家研究显示,它们都有可能形成“烟囱效应”,会给洞内景观资源的保护及发育带来负面影响。
  织金洞人坚持的原则是,出口的建立必须保证对洞内资源不造成威胁。
  经过勘查论证,他们最终决定在雷子洞与“十万大山”之间仅38.284米厚的“墙”上开凿人工隧道。为了不影响洞内的原生生态环境,工程人员将隧道纵向平面设计为S型,对风的流速起一定阻碍作用,并在两端隧道口设置避风门,开放时随开随关,游线单向行走,未开放时两道门均关闭,保证空气不对流。
  织金洞出口建立后,理顺了游览秩序,实现了对洞内游览时间的科学控制。更为重要的是,经过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的织金洞出口系统自2004年5月1日开放以来,洞内环境无异常变化,管理与旅游实现良性循环。
  仅此一例,我们就可管窥织金洞红颜长驻的秘密。


图4 织金洞

会诊,找到症结所在

  前面的两个例子表明,我国早期开发的旅游洞穴,已经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既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也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么,问题主要有哪些?记者认为,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伟海的总结比较有代表性。
  ——景观退化严重
  在洞穴旅游开发过程中,一般要将游道拓宽夷平改直,开凿出入口隧道,甚至还在大的洞厅中修建娱乐设施,建立景观和游道的灯光照明系统,这些都很大地改变了洞穴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物理化学场的交流路经和方式。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携带大量的粉尘和孢粉、大量的散热、呼出二氧化碳等,使洞穴生态系统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许多洞穴在开放游览后都不同程度存在景观受风化、破坏等问题。
  ——游览设施落后
  对洞穴资源不加论证,不采取科学保护措施,就进行盲目、无序甚至野蛮的开发。有的在溶洞中大搞商业性炒作和人造景观,破坏溶洞自然环境。一些游览洞穴,尤其是早期开发的洞穴,其游览设施十分落后,表现在道路高低不平,栏杆锈色斑斑,标牌大小不一、指示不明等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摇头而返。
  ——灯光效果差
  许多游览洞穴,景灯色彩大红大绿;有的喜好把变幻无穷的舞台灯光引用到洞穴中,而没有针对洞穴景观的个性特征去布置灯光,让本来变化多端的洞穴景观显得千篇一律。另外,早期安装使用的灯光系统较多使用热光源,加大了散热量;过热的灯光,容易在它的四周形成热晕,引起钟乳石风化。同时,在灯光照射下容易引起灯光植物的生长,对洞穴环境及景观的负面影响极大。
  ——洞穴景点孤单
  在旅游产品多样化的今天,千里迢迢去观看单一的景点,对绝大多数游客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这就不难解释芦笛岩、黄龙洞等有每年超过100万人的游客接待量;而雪玉洞、龙潭溶洞等,游客量始终徘徊在10万人之内。
  ——经营理念落后
  一些洞穴经营者和行政主管部门,并没有从洞穴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去对洞穴进行开发、经营和保护,而是着眼于短期利益、眼前利益,“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普遍、严重。

探寻旅游洞穴的“驻颜术”

  面对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各路专家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献计献策。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学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科学开发。我曾经在游览国内一个很有名气的洞时,听到导游员向游客们解释说钟乳上的闪光是因为里面有水晶,这就是一种误导,丝毫没有科学性。不懂洞穴,怎么可能保护好、开发好洞穴呢?”


  朱学稳告诉记者:“开发洞有几个原则。第一是科学的原则,一定要找内行的人做规划;第二是自然的原则,开发的洞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自然状态;第三是艺术的原则,比如,美国的一个旅游洞穴建了一个快餐厅,这个餐厅的房顶被设计成半圆形,这就与洞内的自然环境非常协调;第四是特色的原则,各个洞穴要把自己最大的特点突出出来,展示出来。”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寿越的观点则是从国际旅游洞穴景观保护的成功经验出发的。他说:“意大利佛拉萨西洞已开发几十年,洞穴景观仍然保持原始完美;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娜洞是1818年就已经开放的旅游洞穴,该洞第三层名称‘红廊’的次生矿物沉积景观,至今仍保持着原始晶莹剔透的光泽,整个洞厅全是红白两色钟乳石和石幔、石瀑,没有一点污染。
  “他们的成功,我认为主要有六点经验:封山育林,涵养水分,充实洞穴裂隙滴水;保留原始洞口,稳定洞内气流,为使游客不走回头路,在洞内开凿隧洞,维护洞穴自然环境规律;严格控制洞内照明灯,对强光灯具加隔热层,保持洞穴正常温度7~8℃;对洞穴钟乳石景观重点清洗,保持原貌,增加洞内湿度;在洞内设置雾雨过道,湿润游客衣物,净化洞内空气;全年开放6个月,封闭6个月,恢复洞穴自然生态环境规律,净养洞穴景观。”
  张寿越告诉记者:“波斯托伊娜洞在管理人员精心的呵护下,洞里景观不仅没有被污染损害,反而还加快了新石笋的生长,事实证明,溶洞景观可以永续利用,至少也可以延缓它的生命周期。”
  陈伟海则呼吁要加快有关洞穴旅游开发的立法,建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立和健全我国洞穴资源的管理保护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比如:编制《洞穴调查评价规范》,颁布《洞穴资源保护法规》,实行《洞穴旅游开发资质认证》等。通过系列行政手段,使洞穴旅游开发处于政府的管理下,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洞穴资源。

相关链接:

世界著名旅游洞穴
美国肯塔基州猛犸洞
  为世界自然遗产。目前探查总长度590.629公里,是世界最长的洞穴系统。该洞有四个洞口向公众开放,开发为旅游的洞段为15公里,1938年向公众开放,1941年正式成为美国国家公园。

美国卡尔斯巴德洞
  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地带,为世界自然遗产,1923 年向公众开放。为独特的硫酸喀斯特成因,以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的洞厅、高大的洞穴钙质沉积物和石膏沉积以及夏秋观赏蝙蝠而闻名。

美国南达科他州风洞
  调查总长度达193.25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以格栅板状、爆米花状及晶花状洞穴钙质沉积物著称。于1892年开发成为旅游洞穴,目前开放洞段长度2.4公里。风洞由于大气的变化及洞穴特殊形态,狭小的天然洞口形成强劲气流,风速高达每小时110公里。

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娜洞
  欧洲最著名旅游洞穴之一,是由许多洞穴组成的洞穴系统。现探查总长度20.5公里,主要洞穴游览路线2.7公里,1829年成为旅游洞穴。2002年于洞口处设立了洞穴科学展厅及工作站,坚持对洞穴进行研究与观测。

斯洛文尼亚什科茨扬洞
  1884年正式开放,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两个分别深达160米及260 米、具垂直岩壁的塌陷溶斗和已探明总长度5480米的伏流洞穴系统及深逾百米的暗峡谷而闻名,是接触式喀斯特的最重要实例。

意大利佛拉萨西洞
  由大风洞及长达10余公里的洞穴系统共同组成。1974年向公众开放,是意大利游客人数最多的洞穴。大风洞洞厅长180米、宽120米、高200米,为穹状厅室,具大量坍塌块石堆积及高大石笋。因十分注意保护,洞穴钙质沉积物普遍未遭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