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川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为例
赖良杰
成都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崇州 611230
摘要:地质公园内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地质公园内主要保护对象之一,也是地质遗迹、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载体,文章阐述了地质公园内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对四川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制、技术、经济、行政和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地质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地质公园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保护措施
1 格萨拉地质公园概况
四川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地处川滇交两省交界处的攀枝花市盐边县境内。行政隶属于格萨拉乡(原岩口彝族乡和洼落彝族乡)。由岩口景区、宝石景区、格萨拉生态景区和格萨拉乡组成,面积约160km2。地理坐标:东经101°12′13″~101°22′11″,北纬27°14′01″~27°12′35″。
格萨拉地质公园内海拔1600~3400m。这里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植被繁茂,山色秀美,景观原始,是攀枝花市正在开发建设的生态旅游地。
四川盐边独特的地质构造条件、岩石组合以及气候因素造就了格萨拉地质公园宏大的漏斗群景观、千姿百态的石林(芽)景观、绚丽多彩的钟乳石景观、格萨拉大峡谷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和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景观等主导地质遗迹景观。这些地质遗迹景观与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少数民族风情资源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其组合效果好,互补性强,具有极高的科研科考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是集漏斗之丰、石林之俏,陡崖之壮、草甸之美、森林之茂、天坑之险、洞穴之奇、瀑布之秀、峡谷之幽以及彝族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科学公园。有“格萨拉——地质奇观的聚宝盆”之称。
2 在地质公园内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和地质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科学情趣、山野风韵观光和保健旅游等多种功能,具有独特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科学公园。生态环境不仅是地质公园内主要保护对象之一,也是地质遗迹、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载体,格萨拉地质公园的生态系统完整,环境原始,植被发育,良好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地质环境背景,形成了格萨拉地质公园特有的景观资源。
格萨拉地质公园完整保存了中亚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岩溶演化各阶段的产物,在这里既有地表的岩溶漏斗、落水洞和竖井溶蚀塌陷景观,地上的石林(芽)、峰丛溶蚀景观,又有地下的钙华堆积景观,还有峡谷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标准地层剖面景观、典型地质构造景观等。这些地质遗迹以及园内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都是格萨拉地区地质演化历史和环境变迁的可解读的天然记录,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在多种动力因素和特殊的有利条件下,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以串珠状岩溶漏斗、落水洞为代表的溶蚀塌陷地貌,无论是其规模性、多样性以及景观保存的自然完整性均是世界罕见的。园内纵横交错的峡谷地貌,形态多样,极为明显地反映了格萨拉地区构造演化和地壳阶段性抬升的特征。园内特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多样复杂,垂直分带特征明显,生物物种类型多样,优势种属单一,特有种属个性突出,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环保价值和极高的科研、观赏价值。因此,格萨拉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
但格萨拉地质公园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运动系统,系统内各因子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只有在相互适应的调节状态下,才会呈现出有节奏的相对稳定状态和适应外界变化的弹性,这也决定了格萨拉地质公园的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脆弱性与易受损性。因此,对地质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因为保护格萨拉的生态系统就是保护格萨拉地质公园本身。
3 影响格萨拉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
3.1 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格萨拉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的影响。格萨拉地质公园所在地现有居民2810户11495人。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民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其生产、生活必将对格萨拉地质公园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物能源的消耗对资源与景观的破坏极大。格萨拉地质公园内的农户90%是彝族,熊熊燃烧的火塘、火把是彝族人民的符号。他们的生活起居都以火塘为中心,因此每年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据当地林业员的粗略估测:格萨拉地质公园年消耗薪柴9万立方米,总量达7.2万吨。
刀耕火种、轮作方式和广种薄收的生产模式没有根本改变。格萨拉地质公园内农户现人均占有耕地6亩,公园内共有耕地10万亩,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以毁林为代价开垦的。
养殖业是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公园所辖区域内的牛羊马等牲畜约5.8万头,过渡的放牧使草场严重退化,为扩大草源,牧民将牲畜放牧到箭竹集中的冷云杉、高山栎箭竹林中,使茂密的成片箭竹林衰败成今天的小块状或丛状箭竹。
3.2 旅游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格萨拉地质公园的开发和旅游者的涌入,对原本相对原始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可能会产生一些重要影响。
游客产生的生活废水对河流水体水质的影响,尤其是枯水期河流流量较小,其污染物承载量不大,自净能力相对较差,生活废水中的污染物、营养元素等对河流流速相对较缓的地带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对景观生态的影响。格萨拉地质公园处于生态脆弱带,植被生态效益相对不高,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对废弃物的遮蔽效果差,从而使得废弃物对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十分突出。
旅游活动本身对原居生物可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如游客活动对野生动物的惊扰,步行或马蹄对植被的践踏,都有可能对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部分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薄弱,不文明行为也屡见不鲜,导致旅游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游客的一些外来观念和意识传递给当地居民,使当地部分居民的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摈弃原有一些好的传统生态人文观念,从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原生性产生持续威胁。
不合理的设施修建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道路及设施修建会占用一定面积的绿地,以及这些活动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可能造成土壤侵蚀。
旅游区车辆及部分生活设施所排出的废气可能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4 格萨拉地质公园内生态环境的保护
4.1 指导思想
格萨拉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造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加强法治,严格监督,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动员和组织全区力量,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实现格萨拉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2 基本原则
格沙拉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4.2.1 预防性原则
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观念,定期做好格沙拉地质公园环境要素样本采集、数据分析、监控处理等预防性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4.2.2 阶段性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非朝夕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工作,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旅游环境问题和保护目标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制定阶段性的旅游环境保护目标和防治重点,以推动环境保护总目标的逐步落实。
4.2.3 差别性原则
不同地域旅游区的环境特征是不尽相同的,因此针对不同的旅游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分别对待。就格萨拉地质公园而言,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较为明显,差别性原则的惯彻显得十分重要。
4.2.4 可操作性原则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的制定必须立足现实,依托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才能增强环境保护的可操作性,同时更需要培养旅游者、社区居民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旅游环境保护的社会参与性,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4.3 格沙拉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要使格沙拉地质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需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管理措施和手段。
4.3.1 法制手段
遵照国家有关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厉打击盗砍、滥伐林业资源和侵占林地、毁林开垦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制定相应的举报奖励条例。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对旅游区的环境管理,监督处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4.3.2 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是格沙拉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中重要的操作性手段,其操作思路是在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对旅游景区内自然环境进行检测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对应措施。格萨拉地质公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经费中,应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建立早期预警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4.3.3 经济手段
积极稳妥地发展生态旅游,通过科学的规划、开发和建设,使格沙拉生态旅游区的居民从旅游中获利,是实现当地社区居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社区居民对格沙拉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的自觉保护。格萨拉地质公园的开发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移民的就业安置,使生态移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和格萨拉地质公园最好的保护者。
4.3.4 行政手段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格萨拉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3.5 教育手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加宣传设施,组织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向社区民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应经常、持久地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画、各种刊物等形式在全民中反复进行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等相关知识的宣传。通过对村社干部和乡镇骨干的培训,带动农民素质的提高。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积极搞好社会公众教育,编写适合三个乡小学、初中的乡土教材,让他们从小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保护家乡、建设家乡,以造就一批具有浓厚生态意识的新时代农民。让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格沙拉地质公园全民的共同认识与行动。
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为实现格萨拉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1998年《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
[2]2002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
[3]200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岩口风景区旅游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报告》
[4]2003年《九道竹林地区森林生态景观资源及开发利用对策》,攀枝花市林业局
[5]2001年《攀枝花市盐边县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
[6]2004年《格萨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7]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GB/T18972-2003)
[8]2005年,攀枝花旅游局,《攀枝花旅游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