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棉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8
摘 要:贵州省平塘县西部有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面积达数百平方千米,漏斗和天坑都是巨型的。广泛发育的巨厚层碳酸盐岩系、亚洲最大的地下河网、高原向丘陵过渡带造成巨大落差、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是形成大面积的巨型的漏斗天坑群的四个基本条件。文章初步提出漏斗与天坑的区别。笔者认为,这是中国最大的漏斗天坑群,这里将成为旅游胜地,更是研究漏斗天坑的理想基地。
关键词:贵州省;平塘县;漏斗群;天坑群
1 前 言
岩溶漏斗早已为人们熟识,它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碟状漏斗,如贵州兴义西峰林八卦漏斗群,贞丰七星漏斗群;另一种是锅状漏斗,广泛发育在贵州省平塘县。岩溶天坑是近20多年来才被认知,首先发现四川兴文大小龙湾天坑,接着发现重庆奉节小寨天坑群、武隆天坑群、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本文介绍贵州省平塘县西部近似圆形的巨型负地形。这片大面积巨型负地形包括锅状漏斗密集带和鲜为人知的天坑群。
平塘县位于贵州省南部边陲,地处云贵高原东南坡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面积2825km2,地层85 %为碳酸盐岩石。
平塘县三条河流等间距南北走向切割,落差达千米,沿河流发育各种奇特的岩溶景观。其中霸王河位于平塘县的西部,时隐时现,并有一个亚洲最大的地下河网,地表发育世界级的巨型漏斗密集带和巨型天坑群。
2 地质构造背景
平塘县地层出露见下表
平塘县西部为一向斜构造(见平塘县西部地质图),由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构成。断裂不发育。
巨厚层的碳酸盐岩系、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的斜坡过渡带(造成特大落差)、霸王河的地下河系、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以上4个基本条件铸造了平塘西部巨型的峰丛漏斗和峰丛天坑富集带。
3 大窝凼峰丛漏斗密集带
在贵州平塘县,峰丛漏斗广泛发育,其中最密集是在平塘县的西部,在约200km2范围内,巨型的锅状漏斗密密麻麻分布,平均每平方千米有3~4个锅状漏斗,锅状漏斗的直径300~600m,个别有大有小。漏斗之间都是峰丛。
① 漏斗形态:从平面看,多为近似圆形,由于有多个组合,因此表现出也有长条形、弧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
② 漏斗缺口:漏斗多有缺口,一般有二至三个,个别一个或四个,其高度位置大致在锥峰顶至漏斗底的一半,也就是锥峰的根部连接部位。所以推测锅状漏斗的成因,是在峰丛间的小洼地,地下水系进一步溶蚀、塌陷形成的。
③ 漏斗组合:有单个,也有两个和多个组合。单个为圆形漏斗状;多个组合者,有重叠、半重叠、一字形、弧形、品字形、阶梯形(照片1)、高低错落形等。
④ 漏水位置,有中心型、偏心型、填埋隐蔽型、地下河出露型。
⑤ 漏斗与天坑的区别:从大小、深度、平面形态、成因变化等都无法区别,所以有些岩溶专家把天坑作为漏斗的一种特殊形态。两者的区分,只能从圆周的坡度来解决,简单地说,缓者为漏斗,陡者为天坑;形象地说,桶状者为天坑,锅状者为漏斗;从周边角度来区分,70°~90°为天坑,20°~50°为漏斗,60°者为两者之间的过度形态。
⑥ 直径测算:一般情况,缺口位于锥峰顶至漏斗底部的中间部位,这个部位也是岩溶洼地进一步发展为漏斗的起点,所以测量漏斗的直径,缺口部位的直径最有代表性,也比较客观。平塘西部的漏斗,直径一般为300~600 m,个别大者达千米,也有小于百米者。
⑦ 深度测算:目前人们的测算是从锥峰顶到漏斗底部,若按其发育进程,应该是从两锥峰之间的连接部位,即漏斗缺口到漏斗底部,或者分别计算相加。天坑深度测算,也应该只测算陡坡(陡壁)的深度,而上段的缓坡深度减掉,或者分别计算相加。平塘西部的漏斗,深度一般为100~300m。如果从锥峰顶到漏斗底部计算,深度达600 m。
在平塘西部锅状漏斗密集带中,有许多风景漏斗,其中有一个造型完美的漏斗(照片2),名字叫“大窝凼”。直径约600 m,深度约300 m,林木葱茏,环境幽雅,底部有10多户人家,自称祖辈是从安徽逃荒来到这里的,自耕自足,好象世外桃源。大窝凼由于其造型完美,就好像一口冲天的大锅,而且透水性良好,没有被水淹的历史,已被定为亚洲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建设的候选基地,听说天文射电望远镜的天线就像一口直径500m的冲天大锅。
4 塘边峰丛天坑群
霸王河发源于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批摆寨附近,海拔1230m,经由惠水县新安乡抵杠村老林寨流入平塘县境。北自克度乡金山村排竹寨,流经航龙、克度、清水、塘边、塘泥5个乡,在塘边乡河边寨的绿荫塘入洞伏流,于罗甸县董当乡大井响水洞出流,在上游乡注入濛江。全长174km,县境为37.3km,落差950m,县境为135m,全流域面积2240km2,县境为528km2。霸王河支流有巨木河、赖油河、塘泥河3条,碗厂河是巨木河支流,4条河在县境总长20.1km,落差197m,流域面积148km2。
霸王河在塘边乡绿荫塘入洞伏流,于罗甸县董当乡大井响水洞出流,在这约20km的伏流河段,霸王河还有多处出露地表,这些出露地表的河段就是天坑(塘边天坑群地形图)。
具体有多少天坑,笔者还不知道,当地干部介绍五大天坑,从北往南依次有:阴河、打赖坨、猫的坨、倒坨、打带坨。其中打带坨最大,倒坨最深,猫的坨最美。
4.1打带坨天坑
打带坨天坑为不规则的圆形,直径约1500 m,深度约500 m,四周壁立,共有3个垭口。霸王河在坑底出露,有两个进水口,其中一个又分叉为两股,形成3条河道流经坑底,在东南角汇合成一股注入洞穴。由于进水洞口多于出水洞口,每当洪汛期,洪水排泄不畅,天坑就变成一个湖泊,大量泥沙淤积在坑底,形成一片开阔的起伏不平的淤积平原。平原上泥沙松软深厚,2 m高的茅草生长茂盛。三股河道切入平原约有3~5 m深,河床内是小石砾。天坑四周陡壁下为崩塌堆积,宽约100~200m,洪水浸漫不到,为森林覆盖带,能偶见珍稀植物,还有一群野生猕猴。2006年5月,笔者与当地干部数人在坑底的河滩上露营一个晚上,领略了打带坨天坑的迷人风彩。
4.2倒坨天坑
打带坨往北数百米就是深不可测的倒坨天坑。它由上下两个天坑组成,东西摆列,直径东西长约600m,南北宽约300m。东边的天坑不深,底部还见平展的庄稼地。西边的天坑深邃,为一直筒筒的正圆形,岩壁直立。趴在坑缘往下望,顿感头晕目眩心胆寒,坑内冷气森森,林木葱葱,听说从没有人下去过,估计深度大于600m。这个天坑叫倒坨很形象贴切。
4.3猫的坨天坑
再往北数百米就是童话世界般的猫的坨天坑(照片3)。这个天坑为椭圆形,东西长约800m,南北宽约500m,深约500m。南边岩壁上有一个敞口洞穴,名叫安家洞,洞内原有庙宇神像,文革被毁。洞内有上下两座水池,洞顶不断往下滴水,水质清冽爽口。站在洞缘往天坑下边观察,只见一片原始森林,小鸟飞翔,山谷空鸣。现在,人们都向往自然生态环境,寻找绿色原野,猫的坨就是首选地之一。我的侄女从千里外的深圳开车来陪我考察天坑,她坐在安家洞外缘的岩块上,默默地感受、尽情地享受天坑内的清脆的啾啾鸟鸣。然后,她对乡干部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安家洞值多少钱?卖给我吧。”
5 结束语
贵州是我国的边远省份,平塘是贵州的边远县,塘边是平塘的边远乡,而天坑群是塘边乡的边远区域,可想而知,这个地方是多么边远、多么蔽塞。笔者对这里的漏斗群和天坑群分别考察两次,算是走马观花,所列出的数字都是目测的,并参照地形图,很不准确,但也不致于太离谱了。笔者认为,平塘漏斗天坑群是中国第一漏斗天坑群,打带坨天坑的面积和溶积是目前所发现最大的。由于数字不准,说话不够硬,有待后来者深入考察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陈伟海等. 重庆武隆岩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形成与评价.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4
[2] 平塘县政府. 贵州省平塘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