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出版物

深入观察,真知灼见:徐霞客看透了黄山的地貌特点

发布时间:2007-11-23 阅读次数:

浦庆余
中国地质科学院100037

  受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委托,有幸于2007年5月对黄山地质地貌进行一次全面考察,行前我认真研读了《徐霞客游记》的《游黄山日记》两篇,在野外进行对照,深感在389~391年前徐霞客对黄山考察的细致和深入,令人敬佩。

  徐霞客第一次考察黄山是神宗万历四十四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至十一日,即公元1616年3月21日至3月30日,第二次考察黄山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农历九月初三至九月初六,即公元1618年10月2日至10月5日。第一次考察时年31岁,在黄山转了10天,第二次考察时年33岁,考察了4天。

  黄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已于1990年12月12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2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今年进入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行列。徐霞客所言“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正是言之确实。世人所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并不夸大。

1 艰苦的行程

  古时登黄山之路非常难行,不若现在那样大路朝天,只要不怕流汗,定能登山。徐霞客第一次登黄山是从温泉(山南)出发奔向慈光寺的,他写道“过汤池,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显然,这就是人字瀑,山溪流到这陡崖处,分两股水流直泻而下,犹如人字,中间没有水的崖壁上,现在还留有当初人工开凿的台阶,路陡阶狭,十分难爬,徐霞客却“从此攀跻上”,那“泉光云气,撩绕衣裙”。那时黄山已“雪封两月”,“雪没腰”之状尤在。起先,在汤池至慈光寺途中,“雪且没趾”,过了慈光寺向上“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徐霞客在这篇游记中生动地记录的公元1616年春季的积雪,不但给我们留下了十七世纪明清小冰期的历史记录,而且反映了他迎难而上的刻苦精神。在冰雪山路中“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一直爬到平冈。此时,遇见一群下山的僧人,他们说已被雪阻于山上三个月了,现在为了觅粮食而到达这里,前海寺庵僧众都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达,只有莲花洞可去。可是徐霞客却从天都峰侧攀缘而上,至莲花洞路上,循莲花峰北上,在两壁夹立的一线天中凿冰而登,颇感“阴森悚骨”。后来,在北海去松谷庵路上也是“壑深雪厚,一步一悚”。上百步云梯时的感觉是“梯磴插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倾侧汉 岈,兀兀欲动,……至此骨意俱悚”。

  徐霞客第二次游黄山时登天都峰体现了他不怕险阻的精神。在文殊院听庵僧说“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他却不从,“决意游天都,扶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石,石崖侧削则援崖。……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黄山游道几经修筑,都是在原来游步道的基础上拓宽、展平。徐霞客当年的“鸟道”只在人字瀑和半山寺附近尚有保存,但今人已不再行走了。几年来,不但修缮老的游步道,而且还修筑了新的游步道,如从半山寺登天都峰的新道,从平天矼到排云亭、始信峰到石笋矼,西海门到丹霞峰、从白鹅岭到贡阳山、清凉台到狮子峰顶的步道,还有从排云亭到天海和钓桥庵到步仙桥的长十多公里西海峡谷和白云溪新道,不但开辟了黄山世界公园的西门,而且将黄山景区的精华也展现在游客面前。徐霞客时代的惊险之感一去不复返了。

2 三项重要贡献

  徐霞客游黄山是科学考察,对黄山地貌的精辟见解主要在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在这三个方面有重要贡献。分述于后。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指出光明顶、平天矼、前海、后海一带海拔1600~1800m的平坦地面和四周均为陡壁峻坞这一地貌特点。他写道:“至天门,……,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矼。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为峻坞,此独若平地。”为段文字明白地指出,鳌鱼背、天海、平天矼、光明顶、贡阳山和北海一带是黄山的最高处,它的四周为陡壁和峻坞,这一片山顶平地和山下的平地一般无二。由于时代的局限,徐霞客不可能对此能作出科学的解释,然而能指出这个特点,确实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就是现代人,甚至现代地质工作者,也不是都能发现黄山地貌的这个特点,并加以解释。

  其实,黄山的这一核心区域是二三千万年以前形成的古夷平面,确切地说是古壮年期地面的残余,四周的陡壁和峻坞是这块古地面受地壳抬升和伴随着的侵蚀作用而形成。他们反映了地质演变历史上的不同阶段。这次地壳抬升和侵蚀作用是形成黄山奇峰景观的主要原委。

  第二,是徐霞客明确指出黄山作为长江水系和残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其分水岭是在桃花峰和云门峰,这两个峰以北的桃花溪和逍遥溪之水经汤口北转又流入太平,松谷、焦村之水也北出太平,只有汤口西边的水流才进入绩溪。在游记中他是这样写的:“黄山之流,如松谷、焦村、俱北出太平,即南流如汤口,亦北转太平入江;惟汤口西有流,至芳村而巨,南趋岩镇,至府西北与绩溪会。”考证水道流向是徐霞客一生从事旅游的一项重要的、必做的工作,第一次到黄山就能正确地指出黄山四周溪流的流向,是他考证水道的功力所在。

  黄山山脉西从牯牛降始,东至黄山是东西向偏北的走向的山脉,河流的流向,在发源于山脉南侧的流向新安江最后流入钱塘江,发源于山脉北侧的则流入青弋江,最后入长江。在黄山一偶,其分水岭不在最高的光明顶一平天矼,而在桃花峰—浮丘峰—云门峰。这在现代是显而易见的,从大比例尺地形图上,从卫星像片上都一目了然。但是我亲耳听到一些导游对游客说光明顶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这就实在令人费解了,390年前徐霞客所说,现代地形图所示,他们全都熟视无睹,不看书、不读报、人云亦云、真是害人匪浅。

  第三,指出莲花峰比天都峰高,是黄山的最高峰。徐霞客第一次游黄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竟秀,若为天都拥卫者。”也就是说,徐霞客未曾登上天都、莲花两峰以前,与前人一样,还是认为天都峰比莲花峰高,莲花峰护卫着天都峰。及至第二次游黄山时,徐霞客有机会登上天都峰,见“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那时他并没有把握说莲花峰的高度超过天都峰,只是认为唯有莲花峰可与天都峰比高低。后来徐霞客从天都峰下来,登上了莲花峰,经过天都峰望莲花峰和从莲花观天都,反复推敲之后,他明确写道:“其巅廓然,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中,独出诸峰之上,……”。据实测莲花峰海拔1867m,天都峰海拔1810m,光明顶海拔1840m。我们站在光明顶观望莲花、天都两峰,很难分辩熟高熟低,盖两峰高差仅57m,目估是很难区别的,徐霞客却反复回望便确定莲花峰比天都峰高,很不容易。

3 关于黄山各处地名

  徐霞客两次游黄山分别在公元1616年和1618年,距今已有390年之久。游记记载了当时的一些地名,使我们获知现在黄山的一些地名已有390年以上的历史,如天都峰、莲花峰、狮子峰、天门峰、飞来峰、光明顶、平天矼、石笋矼、天门、三海门、丹井、药臼、百步云梯、莲花洞、狮子林、丞相源、前海、后海、文殊院、慈光寺、汤口、焦村等。有些地名大体相似,如徐霞客称作九龙潭的,现在叫九龙瀑,其实瀑之下便有谭,叫九龙瀑或叫九龙潭只是着眼点的不同。游记所记的苦竹滩应是现在苦竹溪的某一处。炼丹台即为炼丹峰,石笋矼和接引崖就是现在的始信峰与石笋峰间的观景台至仙女峰观景台的一系列台阶组成的游步道。不但徐霞客时代这里还比较惊险,而且在1950~1960年代这里还是难以到达的,现在修了游步道就没有那种惊险之感了。黄山的许多景点,如始信峰、丹霞峰、排云亭、鳌鱼峰、猴子观海、梦笔生花、鲫鱼背、笔架峰、丞相观棋、仙人指路(喜鹊登梅)等景点,在徐霞客时代尚未开发,更未命名。更不要说近期开发的西海大峡谷,徐霞客在当时是无法进入的。从这个角度可以知道黄山旅游资源是不断被人们发现,陆续开发而渐成规模。即使至今还有许多景点等待我们去调查、认识和开发。

  顺便提一下,1972年5月我和几位同事考察黄山住在玉屏楼(文殊院旧址),早晨我们三人从玉屏楼经一线天登天都峰,有人在玉屏楼外观察并卡表,经过鲫鱼背时,分别为18分钟21分钟和25分钟,我居第二,而这次登天都峰却用了将近一个小时。那时年仅三十有三,现在已六十加八,真是“好汉不言当年勇”,冉冉老矣!可舒心的是,登峰时一些年轻人对我们的夸奖,我对同行的比我大2岁的郭克毅先生说人家夸我们,我们可不能飘飘然,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安全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