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地球的内部结构

发布时间:2008-6-19 阅读次数: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虽然能“上九天揽月”,却依然“入地无门”。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只有12千米,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来间接地了解地球内部的奥秘。地震波在相同深度内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地球内部的物质成分或状态的不同,这就是科学家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一种手段。

  地球内部有两个波速度变化明显的界面。第一个界面深度不太一致,在大陆区较深,最深可达60千米;在大洋区较浅,最浅不足5千米。这个界面称“莫霍面”。第二个界面深度约在2900千米,称“古登堡面”。这两个界面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大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壳:地壳由固体岩石组成,厚度变化很大。大洋地壳较薄,平均为6千米,最厚约8千米,最薄处不足5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35千米,最厚可达70千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只有地球半径的1/400。可以把地壳进一步分为上下两层。

  地幔: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2800多千米,平均密度为4.9克/立方厘米,约占地球总体积的83.4%,约占总质量的2/3。一般以670千米为界把地幔分成上下地幔两个部分。

  地核:地核以古登堡面与地幔分界,厚度3473千米,约占地球总体积的16.3%,约占总质量的1/3。根据地震波速的变化,以4640千米和5155千米两个次一级界面分界,可以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